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时光相册丨25年的成长印记:看澳门发展变迁 正文

时光相册丨25年的成长印记:看澳门发展变迁

2025-04-05 06:43:44 来源:新闻矩阵网 作者:归影 点击:6222次

1987年在广东省珠海市拱北口岸眺望澳门的楼群。“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伴随着《七子之歌》的感人旋律历经风雨的澳门终于在1999年12月20日回到祖国怀抱1999年12月20日,澳门庆祝回归祖国活动委员会举办“迈向美好明天大巡游”,庆祝澳门回归祖国。时光荏苒25年过去“一国两制”这一伟大创举在澳门得到全面准确贯彻落实澳门搭上国家发展的高速列车擦亮国际大都市的金名片书写了“祖国好,澳门会更好”的精彩故事2024年7月5日拍摄的澳门旅游塔。2001年12月19日,澳门旅游塔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澳门新地标之一。2024年12月1日拍摄的澳门大桥。2024年10月1日,澳门首座双向八车道跨海大桥——澳门大桥正式通车。25年来澳门如重获新生般焕发生机成为名副其实的“莲花宝地”呈现欣欣向荣的昌盛景象濠江激荡,盛世莲开让我们翻开时光相册在昔今对比中一睹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的成长印记1999年国务院赠送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盛世莲花”雕塑雕塑总高6米花体最大直径3.6米莲花盛开,亭亭玉立,冉冉升腾象征澳门繁荣昌盛“盛世莲花”雕塑(左图摄于1999年,右图摄于2024年)。25年间澳门从一座寂静冷清的海滨小城跃升成亚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文旅元素的活跃度与包容性以及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让陆地面积只有33.3平方公里的澳门成为魅力四射的旅游目的地俯瞰澳门(上图摄于1999年,下图摄于2024年)。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这里保留着葡萄牙和中国风格的古老街道、住宅、宗教和公共建筑见证着东西方美学、文化以及建筑的交融大三巴牌坊是澳门最具代表性的地标昔日圣保禄教堂的遗迹仅存的正面前壁如历史的见证者承载了澳门数百年的风雨每逢春节、国庆、回归纪念日等大三巴附近便会成为举办活动的重要场所大三巴牌坊(上图摄于1999年,下图摄于2024年)。大炮台作为澳门重要的历史防御遗址如今成为俯瞰澳门城市景观的打卡地大炮台(左图摄于2004年,右图摄于2024年)。妈阁庙是澳门历史最悠久的庙宇之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数百年来香火不断是当地海上文化的重要代表妈阁庙(上图摄于1999年,下图摄于2024年)。历史悠久的东望洋灯塔坐落在澳门自然地貌最高处——松山山顶建于1865年至今基本保持原貌东望洋灯塔和圣母雪地殿教堂(左图摄于1999年,右图摄于2024年)。隐于闹市的八角亭图书馆原为澳门中华总商会附设的书报室是澳门最早对外开放的中文图书馆这里不仅是读书学习的场所也是不少市民放松心情的好去处八角亭图书馆(上图摄于1999年,下图摄于2024年)。除了历史城区石排湾郊野公园的大熊猫馆是近年来澳门的热门旅游目的地这里住着4只大熊猫中央赠送澳门的大熊猫“开开”“心心”和它们的双胞胎儿子“健健”“康康”在此过着闲适快乐的生活上图:2001年5月,大熊猫“英英”在澳门国际商贸城亮相,众多澳门市民争睹其风采,这是国宝大熊猫首次在澳门亮相;下图:2024年11月29日,澳门幼儿园学生在石排湾郊野公园大熊猫馆观看大熊猫。澳门还是著名的“美食之都”从平价小食到奢华大餐澳门美食种类繁多吸引世界各地食客慕名而来走街串巷品味“澳门味道”上图:2000年7月,游客在第一届澳门美食节上购买食物;下图:2024年11月24日,工作人员在第二十四届澳门美食节烹调食物。搭乘新开通的澳门城市轻轨从历史城区到新横琴口岸只需二十几分钟横琴开发因澳门而生担负起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使命2021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出台琴澳一体化加速推进莲花大桥与横琴(上图摄于1999年,下图摄于2024年)。今天的澳门地平线上增添了旅游塔和新葡京等新地标站在松山之上远眺澳门的现代与繁华尽收眼底在松山山顶看澳门景观(上图摄于1999年,下图摄于2024年)。澳门回归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写下400多年来从未有过的新传奇25岁的澳门特别行政区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绽放着无限活力与光芒2024年8月8日拍摄的澳门半岛景色。2024年8月8日,一辆公交车在澳门嘉乐庇总督大桥上行驶。摄影:鱼澜 袁满 王毓国翁垿 毕玥年 陈伯良 李洁张金加 陈铎 朱炜 金良快 王益亮制作:张铖 樊雨晴 于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作者:影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